发现最美温州人——2021年12月温州好人榜18例候选人确定为正式候选人,龙港市
点赞期间,各单位和个人对参选人员在模范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、遵纪守法等方面如有意见,均可来电、来信向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反映。个人反映请署真实姓名及联系方式,单位请加盖公章,信件有效日期以邮戳为准。
朱作明,男,1946年5月出生,籍贯浙江龙湾,党员,瑶溪街道朱宅村老人协会会长。
作为一名老党员,朱作明一直热心公益事业。2005年朱宅村村委会提出修缮大众桥,却苦于没有资金无法实施,朱作明得知情况后,自掏腰包近30万建设大众桥。2008年汶川地震他带头捐款捐物20余万元。2009年,他积极动员亲朋好友合资兴建朱宅桥,其中他自己一人就出资20余万元。
多年来,朱作名坚持为村里的孤寡老人、困难户资助衣物、粮面、菜等;他资助了3名贫困儿童,在生活上学习上时时关心;他带队组建朱宅村打鼓队,开展钓鱼比赛,丰富村民的业余活动。
朱作明以身作则,让好家风不断传承。他的儿子朱智勇、朱智猛在目睹了父母省吃俭用投身公益之后,主动出资60万元,助老人圆为村里重建江山寺的公益梦,朱氏一家的善款让村民感动。
2014年朱作明家庭获评“第九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”,当年我市仅一家入选。
浙江民安公益救援中心瑞安大队成立于2015年3月,是一支以政府与市应急局为依托,服务范围辐射整个温州地区、邻省的公益救援队伍。6年来,救援队参与上百次惊险救援,溺水打捞40余次,寻找走失人员127次,出动1800余人次。
2016年7月,一位驴友被困悬崖边,救援队用轮流替换抬担和滑轮绳降将其安全救出;2017年17名驴友被困金鸡山七星潭,救援队地毯式搜山找到失联人员;2019年8月,一位驴友探险受伤严重,且所在位置周边是垂直地面七八十度的峭壁,救援人员带着伤者徒步趟水过溪成功转移;2020年5月,八水峡谷坠崖伤者伤势严重,救援队成功施救……在救援中经常会碰到险情,攀爬悬崖峭壁、涉江渡河、遇到毒蛇等,队员必须有科学的救援技能和体能支撑。在队长林小锚带领下,队员们经常利用周末和节假日,进行各项体能与技能训练,掌握心肺复苏、包扎、伤员转运等多项技能。
2019年赴北京国家地震局基地进行地震救援培训,2021年10月举办特种应急救援信息、无线电基础知识培训,开展水域救生技术训练,学习驾驶无人机等。6年来,民安救援队逐步扩大,现已有正式队员166余人,预备队员20余人。公益救援的面也慢慢变得广,大幅度减少人员受伤或死亡与财产损失。该团队曾荣获“瑞安市最美战疫志愿者团队”和“全国学雷锋先进单位”等荣誉。
胡茂柱,男,1963年9月出生,籍贯浙江文成,预备党员,绍兴市柯桥区俊峰针纺有限公司董事长。
胡茂柱是土生土长的玉壶镇吴垟村人,虽然长期在绍兴经商,但心中始终惦记着家乡的发展。2017年9月,胡茂柱慷慨解囊为家乡玉壶慢城建设捐赠了50万元;2018年出资5万元慰问老家困难群众、出资10万元修建西山寨水坝;2020年捐赠10万多元修建潘庄人行步道。今年,他出资28万助力玉壶镇侨乡文化陈列馆建设,又为玉壶镇小和玉壶幼儿园出资5万元购买空调,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。截止目前,他累计捐赠108万元,体现了一个民营企业家应有的社会责任感。
郑玉奇,女,1925年1月出生,籍贯浙江平阳,党员,平阳县离休干部。
离休40年来,她省吃俭用存起来的全部积蓄几乎都用于助学、助医和救灾等慈善活动。她到底捐了多少,谁也不知道,因为她压根没去记。据不完全统计,仅记录在案的受助贫困生就有120余名,总资金达50余万元。防洪抗震救灾,她向灾区人民寄上善款;贫困人家遇天灾人祸,她偷偷地把钱送上;老同事身体欠佳,她不时送上慰问金;平日里,她常提着竹篓、火钳在公园广场、游泳池边捡垃圾,直至由于劳累过度,差点发生意外后,才不再当义务清洁工……只要力所能及的,她都愿意出一份力。
虽然工资不低,儿女们也无需“啃老”,她却依旧过着很简朴的生活: 住在一间老房子里,睡着结婚时的旧床,趴在一张老掉牙的木桌椅上伏案写字,不舍得买笔记本,用旧台历写笔记,一日三餐青菜豆腐,隔三差五搭配一点虾皮或猪肉。
她从来不给孙子们压岁钱,“奶奶要把钱给那些很贫困,连读书都成问题的孩子,你们说可以吗?”儿孙们也理解她的想法和行为。“只要我还有一口气,我就会一直做下去。”97岁的老人常常这样说。
她曾获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、市最美离退休干部、感动温州十大人物提名奖、市首届百名慈善老人、市优秀五老护苗志愿者等荣誉。
王道环,男,1974年7月出生,籍贯浙江苍南,党员,壹次心未成年人帮扶中心副理事长。
王道环策划组织了普法运动会、杜绝校园欺凌和暴力讲座等达330多场寓教于乐的活动,足迹遍布苍南县70多个社区和100多所学校,参加活动人员达6万多人。同时,他还协助壹次心心理咨询师开展了900多次针对逃学、暴力、抑郁等“问题”学生的个案辅导,担任24小时亲情陪护团成员,多次化解了学员半夜产生的情绪危机事件。
他还把自己租的店面腾出来一半作为“壹次心壹心衣意二手衣物工作坊”,每天接收爱心人士的二手衣物,有时还骑着电动车去搬运,然后清洗,打包,再联系特困儿童家庭无偿领取。针对路途遥远的山区,他会自掏腰包付邮费把合适的衣物寄到孩子的家中或所在的学校。
从2014年上半年开始一直到现在,每个月除了开展定点的领取外,他还组织志愿者到城乡结合的社区、村居、藻溪等偏远山区开展二手衣物下乡活动,发动爱心人士为贫困家庭送上了大米、油、棉被等生活用品和慰问金,联系爱心家庭开展一对一结对活动。累计参加志愿服务时间达4518小时。曾获“苍南县志愿服务先进工作者”“龙港镇最美志愿者”“第一届温州公益伙伴年会——十佳公益人物”等荣誉。
朱深淼,男,1976年9月出生,籍贯浙江瓯海,党员,瓯海区公安分局潘桥派出所路面巡控岗位辅警。
2021年11月24日晚上8点30分,潘桥一男子深夜失足落入河中,当时气温逼近0℃,四周无遮挡物,凌冽的寒风从四面吹来,让人瑟瑟发抖。熟悉水性的朱深淼来不及思考,脱下衣物就纵身扑入水中。他一边高声喊话唤醒落水男子意识,一边紧紧拖着男子游至岸边。民警和队员立即上前,合力将男子扶上岸,并迅速送至医院治疗,终于让男子转危为安。朱深淼却因水温过低冻得全身通红,身上多处被河底碎石划伤、撞伤。朱深淼光膀救人的画面被群众记录下,在网上引来众人点赞。该事迹也被平安时报头版、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“美丽浙江”官方抖音、浙江公安、温州日报、温州商报、温州公安等主流媒体纷纷报道。朱深淼自2016年参加公安辅警工作以来,爱岗敬业,热心服务群众,热情参加志愿活动,用善行温暖了人心。
林丁柱,男,1979年7月出生,籍贯浙江苍南,群众,中墩社区“浙平渔80215”渔船船老大;金中完、黄陈金、黄昌团、陈余地、金瑞必、方传概、方跃恩和林珍辉均为“浙平渔80215”渔船船员。
10月21日当天凌晨2时许,海上风雨交加,海浪达8级,“浙平渔80215”正在海上生产作业,突然,对讲机接到附近高密度求救信号,副大黄陈金立即向渔船老大林丁柱汇报,林丁柱得知后迅速组织救援。一面让黄陈金全速驶向出事海域,一面命令全部船员立即起床,准备好救生艇、救生衣、绳索等救援工具,同时向附近船只传达求救消息,共同营救。行驶约10分钟,林丁柱等人找到即将沉没的出事运输船。此时,风浪交加的海面上飘着数名落水船员,生命危在旦夕。“浙平渔80215”渔船全员冒着风雨,顶着大浪,经过30分钟时间,成功营救起台州籍运输船5名落水船员。“一句起锚,救人!”意味着他们舍弃全员多天劳动的成果,赖以谋生的工具。即便如此,他们并无丝毫犹豫。冒险救人是“浙平渔80215”渔船全员对生命的敬畏之心,不计损失是他们对社会责任的胸怀担当。曾获“最美苍南人”荣誉称号。
沈永坤,男,1962年2月出生,籍贯浙江龙湾,群众,现任温州市浙南产业集聚区沙城街道沙城二小总务处主任。
4月22日下午3点40分左右,沈永坤老师路过沧兴路时,听到有群众高喊:“快来人啊!有孩子落水啦!”当时情况万分危急,只见一名女童漂浮在水面奋力挣扎,在女童落水命悬一线之际,沈老师没有丝毫犹豫,不顾自身安危,疾奔过去跳进河里游向女孩,将其救上岸。沈永坤在沙城二小从事教学工作已经有30多年了,还有一年不到就要退休了。面对孩子家人的感谢,沈老师说的最多的是:“看见孩子危在旦夕,谁都会去救的。”学生们听闻沈老师救人之事也非常激动:“沈老师在课堂外给我们上的这一课是‘最美的一课!’”沈永坤自从事教师职业以来,始终以培育学生健康成长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,以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在教学领地无私奉献,以自己的言行举止诠释了新时代的教师风采。
吴先光,男,1968年2月出生,籍贯江西九江,群众,温州市龙港宏达出租车服务有限公司一名司机师傅。
自2007年来龙港从事出租车行业至今,他服从公司调配,扶老爱幼、拾金不眛,多次拾到物品,均一五一十送还给失主,毫无贪念,不图酬劳,曾获得“品德高尚 拾金不昧”的锦旗等。2021年4月15日上午11点左右,吴先光驾驶出租在龙港搭载一名女乘客到黄库七彩童年幼儿园下车,乘客上车时随身带了两个包与菜,但下车时只带了一个小背包和菜下来,将装了10多万元钱的布袋遗忘在了出租车上。在搭载下一位乘客的时候,吴师傅回头发现后排座位底下还有一个布袋子,而袋中竟是一摞摞成捆的现金,吴先光见状立马掉头返回到乘客下车的黄库七彩童年幼儿园,将装有10多万现金的袋子交还给了乘客。
徐定仕,男,1963年1月出生,籍贯浙江鹿城,党员,鹿城区山福镇西坑村支部书记。
徐定仕自2007年底当选村支书后,便开始谋划西坑革命纪念馆的建设。为解决资金问题,他四处奔波,终于募集到10万元的启动资金,开始了历时长达三年的修建之路。2015年开始,徐定仕与同村两委班子密切配合,同心协力,走遍全村200多户常住村民,掌握村情民情,知晓资源底数,了解到村民反映最强烈的“心病”——村路。他积极跟镇里相关科室对接,终于在2016年启动了长达11.3公里、总投资2400余万元、历时四年的四好农村路建设。其中6.8公里的西坑至五凤垟联网公路、1.8公里的西坑至二号垟联网公路和2.7公里的柒水湾至西坑联网公路通过社会力量捐款达150余万元。该项工程得到村民全力支持,所有涉及政策处理的村民都无偿捐地,只为村庄交通建设出一份微薄之力。促进村民增收、壮大集体经济,既是他拥抱家乡热土、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和追求,也是一名人“为官一任、造福一方”的使命和初心。曾获2020年山福镇先进党员荣誉称号。
范慧光,男,1983年10月出生,籍贯浙江龙湾,党员,龙湾区永兴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医师、兴北社区服务站负责人。
范慧光毕业后就扎根乡村,坚守在农村基层卫生工作一线十余年。因认真细致,技术非常精湛,常有病人称“阿光医师在哪,我就去哪看病”。一年春节假期,一名老人术后在家卧床休养时出现尿潴留,10多个小时小便不出,痛苦不堪,接到家属电话的范慧光二话不说就主动上门提供服务,事后家属为表感谢塞给他红包,却被他拒收。
还有一次一位60多岁的老年病人,因胸闷气短、乏力来范慧光处输液,他在体检中发现患者病情存疑,紧急安排转至龙一医诊治,后诊断为心肌梗塞,因发现及时,病人及时得以治愈,事后老人登门道谢,一进门便说“范医生,要不是你发现及时,可能我就没命了”。
他还热心公益,参加积极义诊、困难慰问等,从2009年开始坚持十余年无偿献血,荣获2012-2015年度浙江省无偿献血奉献奖。范慧光是千千万万乡村医生的缩影,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,他默默奉献、做村民健康的“守门人”。
张素萍,女,1977年3月出生,籍贯浙江洞头,群众,洞头区东屏街道民宿业主。说起她,村民们都竖起大拇指:“这个渔嫂脑子特别灵光,带着大家致富哩。”
五岛连桥刚完工时,张素萍就带领300多名渔嫂加入她的来料加工队伍,帮助每位渔嫂月增收千余元,大幅度的提升了休渔期渔民的家庭收入。2015年,洞头区鼓励渔民创业,张素萍敢为人先开起了民宿。在她的带动下,半屏民宿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。但店多隆市,客流不均。张素萍就主动联系旅行社推介民宿,并与业主们商量,由她统一分配客源,不搞无序竞争。在她的分配下,民宿一条街发展得慢慢的变好,知名度慢慢的升高。面对行业冲击,张素萍又率先对民宿后院做改造提升。东屏街道采纳她的做法,半屏“民宿一条街”后院改造工程让这条街“前有海景听涛看海;后有花景安静遐想”,极大的提升了民宿一条街的含金量,被洞头区评为“巾帼创业基地”。民宿一条街目前共有民宿30家,每家平均年收入达近20万。张素萍先后获得洞头区来料加工特殊贡献经纪人奖、洞头区最美巾帼志愿者、洞头区“百岛先锋”等荣誉。
朱经勇,男,1975年9月出生,籍贯浙江乐清,党员,乐清市淡溪镇黄塘村驻村干部。
2021年11月15日晚,朱经勇将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传达到村之后,在进行壮大村集体经济讨论时,因疲劳过度引发心脏停搏去世。朱经勇扎根基层26年,将“忠于职守、兢兢业业的实干精神”“任劳任怨、勤奋踏实的吃苦精神”“不计得失、不图名利的奉献精神”发扬到底,用行动实践初心,用生命完成使命。驻茅垟村10年间,帮村民卖鸭上万只,带领村干部拆除400多间违反相关章程的建筑和露天坑,并拓宽村内道路使村庄环境发生蝶变;帮助村里建成110间单间,48套商品房,改变了该村30余年无建房的落后现状,帮村民圆了安居梦;该村从后进村变为温州市无违建村、浙江省文明村。他放弃了回市区的机会,疫情、台风、火灾,都冲锋在前,因救火,他曾与死神擦肩而过;在他的驻村,上到90多岁的老奶奶,下到孩童,几乎都认识他;他三番五次以诚感人,连怨恨他的钉子户最后都跟他认亲;只要群众有需求,他都会第一时间响应,真正地将群众视为“亲人”。朱经勇曾先后17次获评乐清市级以上个人荣誉,2021年12月,被追授为乐清市第五届道德模范,其事迹被新华网客户端等各级媒体刊发。
李明,男,1963年4月出生,籍贯浙江瑞安,群众,瑞安市莘塍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专职人民调解员。
李明扎根基层从事调解工作13年,兢兢业业,情系调解,他是老百姓亲切称呼的“和事佬”,是矛盾纠纷的“消融剂”,是政府和群众的“连心桥”。公平公正、实干肯干、措施得当、尊重本土公序良俗,是他处理矛盾纠纷的“法宝”,并非科班出生的他为了能迅速掌握调解知识和技巧,床头常备法律、地图和民俗风情等书籍。如今书籍几乎被他翻烂,他逐渐由一个“门外汉”成为一个能够熟练化解各种矛盾纠纷的行家能手。
从业13年以来,李明成功调解各种矛盾纠纷1922件,涉案金额达1.35亿多元,调解率达到98.9%,当事人履行率100%,用真情温暖一方土地,用付出守卫社会安宁。他先后多次被评为温州市、瑞安市调解先进工作者、温州市司法行政系统百名优秀人物、温州市“人民调解能手”、温州市“先进人民调解员” 等称号;他不仅被浙江省司法厅评定为“特级人民调解员’,还成立了以他个人名字命名的工作室——李明调解工作室,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。
刘康东,男,1972年5月出生,籍贯重庆开州,党员,温州市富捷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、研发中心主任。
从一名普通工人到“浙江工匠”、省拔尖技能领军人才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,刘康东已在印刷一线年。“没有捷径,只有认真,用心做好每一件工件。”这是他工作多年坚守的“匠心”。多年来,他总是办公室里第一个来、最后一个走的。主要是因为这份勤奋与执着,他都要比平常人追求的“更好”。
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,他还先后前往清华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、南京大学等8所高等院校学习管理知识。在学习过程中,他认真听讲做好记录,向讲课老师要来一手资料,在学成归来后,向同事传达学习内容,带领同事共同提升。他还经常深入车间与一线工人讨论交流技术,从设计、材料到工艺逐一学习成为全国印刷一流人才。经过多年的学习和积累,他带领团队在全国印刷质量评比中收获金奖,获得发明专利3项,实用新型专利22项,参与研发的产品多达几万种,其研发的产品受到古井贡、纳爱斯、沃尔玛、迪士尼等知名品牌企业的青睐。曾获2021年度全国五一劳动奖章、全国优秀农民工、浙江工匠、浙江省拔尖技能领军人才、高级印刷工艺师等多项荣誉称号和职称。
高小女,女,1989年5月出生,籍贯浙江平阳,党员,平阳县鳌江镇梅源社区顺丰村村委委员。
大学毕业后,她放弃大城市光鲜体面的白领工作,返乡担任村官,投身家乡的建设发展。2017年,她专职做起梅源社区农村淘宝服务站“村小二”,让连快递都不怎么通达的小乡村享受到互联网的红利。
梅源社区有很多绿色农产品,农户有了收成,要不等客商小贩上门,要不自己拉到马路上卖,就算价格不高,也很难卖掉。看到这情况,她决定在特色农副产品上线方面开动脑筋。初试牛刀的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清明果,她指导村民购买真空袋、包装机,同时在公众号上推送《梅源正宗清明果,寻找远方的你》文章,触发不少人的思乡之情,订单也随之而来。富有家乡味道的清明果,也意外的成了网络热销“爆款”,销量比平时翻了几十倍。她不断挖掘、推销本土特色农产品,帮助打响品牌,带领农户增收致富,平阳小黄姜等优质农产品不仅登陆淘宝、天猫,还进入大城市的盒马鲜生,平阳鸽蛋和蜂蜜更是成了电子商务平台上的“香饽饽”。路子走开了,她感觉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,她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带头作用,吸引更多年轻人回乡创业,让更多农民能安心在家赚钱。
她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,2001年从湖南醴陵远嫁到瑞安市林川镇溪坦村。当她进门时,公公已75岁,因婆婆早故,公公受到刺激,染了一身重病,加上患有严重的老年痴呆症,性格怪异孤癖,可是她总是细心照料,日复一日的端汤送水、洗脸洗脚、揉肩捶背、洗头洗澡、擦身换衣等,从未落下。当老人病情加重时,她更是日夜守护、无微不至。除了要把公公照顾好,她的家中还有一个现已70多岁、终生未娶的大伯哥,送菜送东西、帮忙打扫卫生、洗衣做饭她都亲力亲为,悉心照料。家中经济困难且有欠债,文麦移没有埋怨也没有气馁,她主动肩负起生活重担,总是做在先、吃在后,把好东西全都留给老人和孩子。她常教育孩子“尊敬老人是我们的优良传统,当然要优先照顾好老人。”20年如一日的坚持,文麦移用她辛勤、善良、孝心照顾好老人和家庭,村民们都声声赞扬,成为村里孝老爱亲的楷模。曾荣获第五届瑞安市道德模范等荣誉,其家庭荣获瑞安市“文明家庭”荣誉称号。
余秀丽,女,1978年4月出生,籍贯福建三明,泰顺县南浦溪镇箬垟村村民。
余秀丽刚嫁到箬垟才18岁,但是同年丈夫的大哥因病去世,大嫂改嫁,初为她就成为照顾刚过世大哥的一双儿女的“妈妈”,但她一直尽心竭力并将他们抚养成人。2009年73岁的婆婆突然中风行动不便,余秀丽就此开始了早出晚归的生活。她每天早早起床为婆婆洗衣做饭、端屎端尿,安置好老人后才赶去上班,傍晚下班后再匆匆回家给老人做晚餐,就这样坚持了十多年,从无怨言。在余秀丽的悉心照料下,婆婆的身体渐渐好转,但余秀丽还是不放心婆婆一个人在家,出门办事时从不敢在路上耽搁,多年来也从不出远门。20多年来,余秀丽没有一句抱怨之词,她抚养侄子侄女的爱心、照顾婆婆的孝心,为家庭连起了一条爱的纽带。她的善良和默默付出让她成了乡里有名的“好婶婶”“好儿媳”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